top of page

身體,是愛自己的練習

  • meetsport2019
  • 9月1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ree

身體,是愛自己的練習


「小時偷挽瓠,大漢偷牽牛。」這句台語諺語,說的是壞習慣從微不足道的小事開始累積,最終會演變成大問題。但反過來說,這也提醒我們,好的習慣,同樣也是從點點滴滴的累積中,慢慢雕塑出更好的自己。


身體好壞,就是這個道理的真實寫照。


每一天,哪怕是短短幾分鐘的練習,就像是「偷挽瓠」般,看似微不足道,卻在無形中為我們的身體打下堅實的地基。


例如腳踝的練習,它可能不會讓你感到大汗淋漓,但正是這些看似「不夠累」的細節,決定了你身體的平衡與穩定。腳踝就像是我們身體的地基,地基穩了,樓才能蓋得高,步態才能走得更穩。



一對一,傾聽身體的無聲對話



身體與我們的關係,是一場複雜而深刻的對話。它承載著我們的歲月、情緒與未竟的練習。雖然團體課程能提供一個基本的藍圖,但唯有一對一的指導,才能真正理清身體的複雜性,深入傾聽它獨有的「語言」


在瑜伽墊上,我常看到學員們因為身體上的限制,或是內心的自卑感,而無法全然投入。有人過度用力,有人則完全放空,這種類似「見笑轉生氣」的自卑,讓身體變得更緊繃,阻礙了療癒。一對一的練習,正是在這個時刻發揮了作用。它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你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不完美,卸下心防,在老師的引導下,用最溫柔的方式,一點一點鬆開那些長年累積的「筋膜沾黏」。


特別是到了五十歲之後,身體會變得「易結不易解」,這是歲月留下的痕跡,更是我們過去生活方式的總和。光靠蠻力是無法解開這些「死結」的。這時,一對一的練習就像是精準的鑰匙,能夠找到這些結的根源,用正確的方式去鬆開它,讓身體重新找回自由與流動。




持續練習,活出自由與美好



面對無法阻止的老化,我們並非束手無策。「常態保活動」與適度做「綠燈動作」,是我們對抗年齡與自卑最有效的策略。這些不帶疼痛感的動作,像是在向大腦傳達一個溫柔的訊息:「這個動作是安全的。」久而久之,大腦就不再那麼緊張,那些不必要的緊繃與疼痛也將逐漸緩解。


身體的每個小進步,都是對我們最好的肯定。它讓我們看到,即使年紀增長,我們仍然有能力讓自己變得更輕鬆、更自由。當身體因為練習而得到滋養,內心的自卑也會隨之消融。


所以,別小看每一次的練習。把它當作是愛自己的方式,一點一滴,慢慢來。你的身體,一定會給你最好的回報。


願我們練習,帶來美好。☘️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