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層核心系列~用骨盆與膝蓋的滑輪系統,自然的發動深層核心?
- meetsport2019
- 11月5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深層核心系列~用骨盆與膝蓋的滑輪系統,自然的發動深層核心?
經過十月每週三,我們都會提醒您去關照深層核心
這次探索的旅程,我們來到「股四頭肌」
膝蓋常常痛的陳姐,在家上線上課。
下課後簡訊我:老師你剛剛那個淺蹲練習很好耶,我每次練深蹲,常常一蹲膝蓋就有聲音,然後小腹也收不起來,你剛剛叫我們用椅背輔助,先上下淺蹲一分鐘,再淺蹲不動一分鐘,大腿突然就會用力,膝蓋就沒感覺,連小腹都收著了。
你要不要分享我的感覺,給大家看看。
當然好啊:我說
為了讓大家稍微理解陳姐得到的效果背後,請容我稍稍說明「蹲」的另類動作邏輯。
先說說股四頭肌,它一套四肌肉的組件,包在大腿股股前半區,涵蓋鼠蹊髖關節,串接膝蓋髕骨。
我們把它設想成一組發力繩索。
而骨盆!我們想像一下,骨盆像個大滑輪,膝蓋是小滑輪;加上大腿骨是軌道!
當大腿前後肌肉繩索系統,相互拉收帶動下,形成骨盆前傾後傾。
藉此深層核心被誘發穩定下來!
也就是說
當骨盆大滑輪前後滑動,膝蓋就自動穩定,然後兩腿,左右各有前後兩條彈力繩拉撐,左右兩腿後面有兩套膕旁肌群(上週有說),左右兩腿前面,也有兩套股四頭肌。這兩套前後拉力系統,維持骨盆水平。
瞬間「深層核心」就發動了。
~~
蹲馬步的發勁方式,就是讓骨盆維持某種水平狀態,慢慢蹲住。如果骨盆水平狀態不是這兩套前後肌群維持,而是靠腰🥲。
蹲姿發動的體感,大部分人都會優先感受到,大腿前面用力。
所以幾乎所有的訓練的起身動作都會用到大腿前側的發力體感經驗,也代表深層核心是否具體發動的具現反應,
因此「蹲」這個發勁方式,不是習武而已,也是養成「入老肌力」,也是疼痛減敏的養護。
動作練習
在我教學上下列動作一做,幾乎每個學員往往就會感受到股四頭肌發力:那就是重心往後位移時,感受到勁道明顯。也而且四頭肌一但喚醒,往往骨盆底肌與腹橫肌就會跟著反應了。
下列我提供一套簡易練習方式。
淺蹲練習:
一、面對牆壁或手扶椅背。
二、臀部稍稍後,讓重心落腳後跟,再慢慢蹲低到大腿前側發力感出現。
三、在大腿發力後,吐氣收腹,吸氣擴胸,感受內體下腹內收懸吊上提。
四、第一回合,上下活動一分鐘。第二回合,固定在適當淺蹲的高度一分鐘。
這個練習可以有三個結果。
專注在大腿,就是四頭肌練習。
專注在腹內壓,就是深層核心練習
專注在兩者之間,則是兩者交替運用。
📍 結語:你必須的
要讓自己身體,養成穩定的深層核心發動反應
前幾週!我們分別針對骨盆底、腹內收、橫隔膜與脊柱上伸四大深層核心說明與提供簡易練習。
請你重新建立大腿後肌群,你會發現收腹擴胸更簡單。
身體有自己面對動作的慣性,如果你沒有提供一些精微細節,你的腦就會忽略。
導致小腹會收不住,深層核心養不住。
即便你全力收緊小腹,它還是跟你沒有關係。
所以你不是需要一種運動,而是一套動作流程,簡易方便,隨時可行。或是天天可作的,你的身體就會因為你創造的精微動作,形成一套生理結構的反應。
當生理結構的反應轉變成身體體感,你就會自然的收住小腹了。
深層核心文章,我們持續
其他至於骨盆底肌與腹橫肌文章,你可以滑我們粉絲專頁看看,或加入我們官賴,簡訊『深層核心文章』我會賴給你相關連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