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焦慮轉化
- meetsport2019
- 2024年6月26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教課前一小時,我有時焦慮
細細覺察身體
出現呼吸急促、出汗、發抖、過度換氣、口乾、喉嚨發緊、胃痙攣等症狀。
焦慮,是身體認定出現不知名的危險,大腦自動產生避災反應
上課時,我專注基礎瑜伽,調整姿勢。
焦慮就轉為穩定平靜,開始享受教學熱忱。
姿勢不良的人,可能駝背或骨盆錯位,筋膜更緊,焦慮倍增!
如果是姿勢不良的焦慮,是可以透過基礎瑜伽改善的。
下列提供五個階段:
讓你認識「調整焦慮姿勢」的重點
優先一、骨盆擺位與身體重心調整
接著二、腹部核心與呼吸關係
然後三、肩帶調整與手臂動作練習
記得四、胸椎側彎扭轉與肋骨活動
最後五、頸椎動作與眼球視線
認識五個階段一步步,把壓迫到胸椎內的交感神經,在基礎瑜伽體式鬆解。
其實焦慮不能用解決的態度解決
而是應對後,減輕或消融
一邊焦慮同時 凝視身體的反應
一邊焦慮同時 慢慢伸展身體
一邊焦慮同時 觀察呼吸的位置
運用「三個同時」陪伴,陪著⋯⋯
不聚焦焦慮。轉為看著身體瑜伽,調整姿勢。才能慢慢消融喔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