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脊椎需要肌肉?
- meetsport2019
- 10分钟前
- 讀畢需時 2 分鐘

為什麼脊椎需要肌肉?
脊椎就像一座韌性十足的中式高塔建築,一節一節堆疊上去。除了堆疊,身體內建一套穩固的「拉繩系統」。這些「拉繩」就是我們的四大深層核心肌群的『豎脊肌』。
四大深層核心肌群分別:
上蓋~橫隔膜
下蓋~骨盆底肌
前蓋~腹橫肌
後蓋~就是這篇內容主題:豎脊肌
它附著在每一節脊柱椎體的側後方,是讓你在呼吸之間,用微細的張力,創造一波波細膩的上行下運的彈性波,幫助你靜中有動的挺直與穩定。
那如何持續呼吸著,讓深層核心的「豎脊肌」活力延伸?
你可以現在就試試:
1.站直,腳掌踩穩,感覺重心略微往腳跟移動,想像你像棵樹,腳根扎入地面。
2. 吸氣時,不急著撐胸,而是讓體內的胸椎體「像煙囪一樣」向上延伸。順著吸氣的橫膈膜下壓,上肋骨微微擴張。此時,胸椎後方的豎脊肌有一種「貼牆上延伸」的感覺。
3. 吐氣時,輕輕收下腹,讓腹橫肌像束腹一樣環扣你的腹腔,骨盆底肌像電梯從一樓慢慢提到三樓,與橫膈膜形成上下回應的收縮張力。
這時你會感覺到:整條脊椎像是被「四面八方」的肌肉輕輕向上拉提,由內向外的擴充穩定。
這就是我們在瑜伽山式(Tadasana)中提醒的「豎脊站樁」: ✔ 重心偏腳跟 ✔ 胸廓上提 ✔ 吐氣時深層核心四方合攏:前腹、後背、上下中軸穩穩支撐
我也會運用上述技巧時,站在牆邊不靠牆,閉眼練習山式
這是靜中求動的「站樁」,一種身體內部精微動作的默契平衡。
學員分享,他練到這裡才發現:「啊!我萎縮的那隻腳,腳底貼到地了。誒!我怎麼上背沒有出力?難怪腳下不去?難怪這邊痛那邊痛...」
人體正因無力,才會代償亂用力。
你必須有方式找到無力的,透過這次單純的站著,配上練習建議試試看。
在吐氣收內吸氣擴胸的條件下,找到那條向上爭天的內體脊柱。一點一點觀察、一點一點收回對身體的主導權,你就會在某一次呼吸後,發現:脊椎,不會靠腰腰酸,而且是我的呼吸帶起來的。
給自己內建的深層核心,一種扎實的「不靠夭的護腰」
加油,願我們練習帶來美好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