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一些事,用過程去學,比什麼都不做更好
- meetsport2019
- 2024年8月2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8/17週六關節讀書會,事情雖多不難。主要是連續下來後,滿身汗漓。
當天黃昏時刻事情全部結束後。
我在教室裡,聽歌哼歌,不語慢慢地收尾。
此時窗外陽光收斂,日暮底教室亮著清醒白晝的燈。
原本我以為今天應該會像過去,結束後找個角落,累癱抬腿。
但這次沒有?反而還可以理智正念著自己姿態與精神能量。
甚至回家後,還煮點吃的,漫步去廣場,聽聽夏日爵士音樂會。
六七首歌,中間換了樂團,曲風太嗨便歸途,不到十點半大睡。
隔天早起,散個步,沖冷水澡,單片土司荷包蛋,跟杯奶咖。
坐在電腦前,想!
嘗試一些事,用過程去學,比什麼都不做更好。
◾️像這次讀書會就是一種『過程式學習』
用讀書會表達形式,推進自己去學習,也推動自己與人際互動。
用過程去學,試著修正。重點是更鬆弛而更有規律的安排。
比過去日復一日一日生活下,感到不知名徬徨好太多了。
在讀書會方面:
◾️第一、是直播讀書的呈現方式,可以稍稍改良。
我設定「讀身體讀書會」學習,是給現場學生培養體感,引發正念。
也就是讀書會過程中說到的:
「從矇懂到好奇,因好奇到認知,並在認知下開始自我療癒調癒。」
但我看到直播畫面,聽到內容聲音。發現自己聲音穿透力極強。
其實可以試著,再增進一些直播細節。
例如教小幫手運用腳架雲台,讓教學重點露出畫面,替代觀眾發言。
◾️第二、讀書會前,如何給於各群組訊息?以及是否清楚加入直播流程。
這些又小又碎的發送動作,都是值得玩味的過程。
尤其這幾年大量網路操作技術,在一直噴出的社群中,又碎又雜,對某些族群是契機,對某些族群其實是淘汰。
如果你手上沒有適量資本,叫人去操作。
也沒有足夠經驗技術,讓自己去運用。或許是種危險
話說回來,我呢?也沒什麼!
◾️無非就是給自己一點目標活得自在。
忙而不亂,是種扎實活著趣味感。
但忙而不累,是種需要反反覆覆操作的生活模組。
這過程的發散非常仰賴「身體正念」的能力。
持續!
願我們的練習帶來美好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