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25個!什麼印度哲學思考點,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被系統地分為25個基本原理(Tattvas)
在印度哲學的數論(Sāṅkhya)學派中,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被系統地分為25個基本原理(Tattvas)。
這些原理是從「原質(Prakriti)」中演化而來,並與「靈魂(Purusha)」共同構成了世界的基礎。
原質(Prakriti)
是最初的、不具體的、無形的根本實體,從中演化出所有的現象世界。
靈魂(Purusha)
雖然不是原質的演化產物,但在數論中,它被視為獨立於原質的存在,觀察和體驗這些原理和演化的過程。
靈魂是純粹的意識,不參與物質世界的變化,但卻因與原質的接觸而經歷生死輪迴。
這25個基本原理可以分為幾個層次來理解:
1.大我(Mahat)或智性(Buddhi)
從原質中首先產生的是大我|智性。它代表了宇宙中的智慧和認知能力,能夠辨別真實與虛幻。
2.自我意識(Ahamkara)
接下來從大我中產生的是自我意識,即「阿含卡拉(Ahamkara)」。它是個人自我意識的根源,負責個人身份和自我感的形成。
3~7.五大元素(Mahabhutas)
自我意識進一步分化出五大元素(Mahabhutas),它們是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要素:
1. 地(Prithvi)- 固態物質
2. 水(Apas)- 液態物質
3. 火(Tejas)- 能量、熱和光
4. 風(Vayu)- 氣體和運動
5. 空(Akasha) - 以太或空間
8~13
五微細元素(Tanmatras)
從自我意識中還產生了五種微細元素(Tanmatras),它們是感知外界的最基本單位:
1. 聲(Shabda)- 聲音
2. 觸(Sparsha)- 觸覺
3. 形(Rupa)- 視覺形象
4. 味(Rasa)- 味覺
5. 香(Gandha)- 嗅覺
14~25.十一感官(Indriyas)
自我意識還產生了十一個感官,分為一個心智(Manas)、五個感官器官、五個動作器官:
心智(Manas):作為感官的調節和整合中心,負責感知和反應的協調。
五個感官器官(Jnanendriyas):耳(聽)、皮膚(觸)、眼(視)、舌(味)、鼻(嗅)。
五個動作器官(Karmendriyas):口(言)、手(抓握)、腳(行走)、肛門(排泄)、生殖器(生育)。
這25個基本原理構成了數論學派理解世界的基礎。數論認為,理解這些基本原理和它們的相互作用,有助於達到靈魂(Purusha)的解脫,擺脫與物質世界的束縛,最終回歸到純粹的意識狀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