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截圖 2023-08-11 下午4.14.38.png

用最簡單的基礎動作,緩解疼痛,為自己帶來一輩子好姿勢

                                        基礎瑜伽練習、推廣姿勢覺察、傷後瑜伽、生活肌力

                     慢性疼痛管理基礎瑜伽課程推薦|台北瑜伽療癒正念冥想|長者瑜伽運動康復|中年瑜伽伸展初學者|中年女性身心靈平衡壓力緩解

其實大部分人身體都會持續性酸痛,幾乎都是核心無力跟姿勢不正有關嗎?

而這些人也常常伴隨說不上來情緒,或講不出來的身體感受。

 

下列這些問題,不知道怎麼辦的人真的很多:

因為不良姿勢而導致的慢性疼痛,卻不知道如何適當調整呢?

總是感到身體僵硬,卻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基礎瑜伽練習來改善?

曾經受傷卻感覺恢復緩慢,需要一個安全的方法來幫助康復?

 

如果你有天崩塌式瞬間老化,不僅欲振乏力改善有限,而且巨量的代償反應,讓身心根本無從轉換了。

你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方法來建立身體的基礎,讓肌肉和關節重回平衡狀態嗎?從最基礎的瑜伽動作開始,配合專業指導,不但能緩解疼痛,還能讓身體逐步恢復自然的運作模式。這不僅僅是改善疼痛,更是讓您找到與身體和解的力量,真正讓身心轉換。

學生
好評分享

01

美容 | 65歲 退休出納專員

 

在退休年齡有幸接觸瑜珈,最重要的是遇見YU老師,老師細膩的心思及耐心,沒嫌美容年齡稍長,不停教誨,這幾年來跟隨著老師改善體質,面對人事物更正面!瑜珈持續不斷,確實帶來身心靈相當的幫助!奉勸各位不論是否有接觸的朋友,有的請繼續堅持,沒有的朋友,更可以找我們的YU老師學習,他會帶領的

​總之瑜珈真的太棒了,老師謝謝你!

02

麗玲 | 60歲 家庭主婦

 

上遇動瑜珈課時,透過專業YU老師的指導,身心靈沉浸其中,不但紓壓且改善身體的不適。能持續的運動,又不斷吸收正確的運動新知,不知不覺我已參加線上課3年了,非常感恩YU老師的指導!

03

雪慧 | 從事服裝業的退休主管

 

因同學的推薦開始接觸遇動Meet Sport ! 這一年多上了老師的課,真的收穫很多,原本腰很差,無法自行拉床換床單,需要家人協助,洗個碗也容易腰不舒服,若是出去有蹲式馬桶,我是蹲下去就站不起來的人,哈哈哈~經過這一年多上了老師線上的瑜珈課,這些過去無法做的事,現在都能做到了,生活更輕鬆。每一次上完瑜珈課,心情都很愉悅,感覺身心都得到紓解了,現在都很期待上這堂課瑜珈課,謝謝老師耐心細心的教導!

04

俐婷 | 資深學校老師

 

上YU老師的課,可以讓我感受到平衡、和諧、合一

1.透過老師 X光機般的掃描透視我的筋膜骨骼所需之動作

2.在一呼一吸之間調整身體不平衡的地方

3.並在其中享受與自己在一起的感覺~平靜~

​上完一堂課馬上有感喔!

05

Kimmy | 名室內設計師

 

*修復式基礎瑜珈課程,改善因疾病而造成的肌力損傷

*藉由基礎的肢體練習,從而了解身體細微的改變,提早預防疼痛感的產生

*由外改善身體的健康狀態,進而影響內在心理的變化。「自我覺察」式課程中最豐饒的收穫

06

Mei | 頂級精品培訓經理

 

我是一個自年輕開始就抱著 "運動就會有運動傷害" 想法的人,所以從不運動曾是我的人生態度! 直到年過50時得到了...五十肩,痛到讓我開始懷疑人生,這時經由介紹,我參加了Pure Yoga,一生中第一次主動接觸運動! 而第一堂課碰上的就是YU老師! 期間也嘗試過其他老師的課程,但是只有YU老師的教學方式可以讓自己找到 "舒適感",慢慢引導並讓每個學生按照自己的步調進行是YU老師最擅長的教學,繼Pure Yoga 結束營業後,我依然本著非YU老師的課不上的理念,跟隨著老師直到今日步入花甲之年且持續進行中....

07

Amy | 貿易商高階主管

 

三年疫情期間,我最大的收穫是跟著老師持續線上練習,看似簡單的姿勢,卻是身體穩定的基礎現在不但感覺到大腿肌肉可以輕鬆爬象山,在 2月也可以成功跑3KM渣打公益路跑,肌肉讓身體輕盈了,走路跑步都輕鬆了!

對於54歲的年紀,只有累積,沒有奇蹟...

2025 2/28 養護瑜伽與仁神術結合

截圖 2025-01-19 上午11.10.10.png

調癒疼痛與壓力:

仁神術能量流 X 養護瑜伽

開啟內在自癒,找回平衡和諧

 

一天疲憊?一股莫名壓力纏身,一段長期慢性疼痛?

有沒有可能經過一套安全有效的身心療癒課程幫助你收回內在平靜與鬆弛安定。

仁神術與養護瑜伽的完美結合課程!

 

🫶仁神術,意指仁愛身心之術,從日本起源,從古老東方文化發展出身心靈平衡與和諧的能量療法。

仁神術不需施力,而是以溫柔的方式療癒身心靈。 透過特定的手指對應和能量流練習,可以進行日常的身心保養。例如,大拇指對應憂慮,食指對應恐懼,中指對應憤怒。

 

它認為宇宙中存在著無限的神聖能量,透過手勢的引導,能讓能量流經人體經絡,疏通阻塞,恢復平衡。

這種溫和的療癒方式,能調整氣場,提升自身能量,並將療癒能量鎖定在身體中,持續滋養身心。

 

🙏養護瑜伽則是一種透過溫和的動作、呼吸與冥想,來促進身心靈健康的練習。它不僅能幫助我們緩解身體的僵硬和疼痛,更能引導我們覺察內在的情緒與感受,找到與身體和解的力量。許多人透過瑜伽改善了體質,更正面地面對生活。

 

當仁神術的宇宙能量遇上瑜伽的溫柔伸展,你可以體驗到:

專業指導: YU 老師以其專業知識,帶領你安全有效地進行瑜伽練習;

                   Living 老師則引導你感受宇宙能量的流動.

循序漸進:從最基礎的瑜伽動作開始,配合能量流的引導,讓你逐步建立身體                        的基礎,重回平衡狀態.

獨特體驗: 獨有的能量流冥想與養護瑜伽課程,結合瑜伽的功效和仁神術的療癒

                   力,幫助你達到身心靈的全面提升

.

課程時間: 2/28 (五)14:00- 16:00

課程內容:​

    □ 仁神術由來及基本理論 15 分鐘

    □ 瑜伽整復骨盆與脊柱排列 30 分鐘

    □ 胸間擴展與呼吸淨化 25 分鐘

    □ 大休息身體覺察 5 分鐘

    □ 手指對應情緒冥想 15分鐘

    □ 三一能量流與實作 30 分鐘

費用:2000 ,早鳥價1700 ( 2/15 截止)

2025 2/15 第二堂 讀身體書 

截圖 2025-01-20 中午12.13.08.png

肩頸拉警報啦:

頸繃肩痛的真兇竟然藏在這裡?

一起解鎖手肘肩膀的靈活性:「掰掰袖三頭肌」放鬆讀書會

 

讀身體書的讀書會,鬆肩頸系列 2~三頭肌放鬆

 

明明脖子側彎伸展完斜方肌了,但整個肩膀到手還是緊,還是有種被情緒勒索的壓抑感。

甚至你只是簡單地舉瓶水出去,就感覺到整隻手不對勁;或者你在運動後,上臂連到肩膀後側的酸痛感久久揮之不去,連無名指小尾指都有。

 

這樣的情況,可能並不是因為你不放鬆或是手力不夠,而是隱藏的「三頭肌」問題正在悄悄作祟。

 

三頭肌是一條幫助手肘伸直的大肌肉群,連著肩膀、跟肘關節。當三頭肌太緊或出現激痛點就引發肘後、上臂後側甚至肩胛骨或手指末梢的轉移痛,嚴重影響日常活動和運動表現。

 

上次鬆肩頸讀書會,從脖子開始,這次必須從手臂回推,肩頸緊繃往往不是一個肌肉,可能是長期影響出來的全身功問題,不複雜,我們一堂堂課去緩解。

 

著名的掰掰袖三頭肌,是人人都要認識的肌肉。認識三頭肌,除了穿背心好看,還可以顯著減少疼痛並恢復手臂的靈活性。

 

透過「人體止痛完全圖解」這本書的概念引導,我們精準讀重點,清楚找出三頭肌的位置按摩並運用最基礎簡單的瑜伽動作,做身體練習。

你不僅能減輕肩頸不適,還能重拾自在,輕鬆完成工作、隨意伸手或其他運動練習。

 

2/15報名我們「鬆肩頸讀書會」,從簡單明暸的老師引導中,用一本好書健康的緩解三頭肌的問題根源,並透過瑜伽練習方案,讓你的手臂和關節健康恢復巔峰狀態!

 

點連結加入官賴,直接key in「報名2/15鬆肩頸」先完成報名!

遇動課程優勢比較表

​習慣養成

1. 觀念學習
2. 習慣養成
3. 筋膜伸展
4. 基礎肌力

​成效明顯

1. 觀念學習
2. 習慣養成
3. 筋膜伸展
4. 基礎肌力
5. 緊繃放鬆
6. 正確姿勢
7. 疼痛鬆解

底層邏輯

√ 理論說明
√ 哲學概念
√ 疼痛鬆解
√ 師資專業
√ 終身學習

​課程價目

​所有課程皆採「預約制」,歡迎加入官賴詢問預約

​遠距教學

60 mins

 1 - 3堂|單堂 300

 4 - 5堂|單堂 250

  6 堂後|單堂 200

​客製化一對一

60 mins

一對一 

   三堂以上,單堂 2000

單堂 2200

​​​

 一對二 

三堂以上,單堂 2500

單堂 2800

​私人包班

60mins

教室實體課 

三~五人

單堂$3300 

三堂$9000

六人以上

單堂$3600

三堂$10000

遠距教學課

2500

最多10人

讀,遇動

​遇老師從2019經營臉書根據自己16年教學經驗慢慢累積的文章

546DA522-BE6E-4A09-B07B-5EB7BCFC60E5_edi
5DE1036E-3EC8-41A7-A967-E98EADB8D633_edi
011E7B7C-FFBB-42F0-930E-96969CAB1271_edi
AA71B7D6-3EA4-4D15-84B0-81390487EB40_edi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