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eetsport2019

基礎瑜伽三大秘訣:從髖開展、呼吸掌控到靜坐冥想穩定專注






瑜伽體式(Asana)的最早期起源於印度,主要是為了輔助冥想和靜坐修行的需要。

最早的瑜伽練習重點不在於身體鍛鍊,而在於通過身體的穩定性來促進冥想時的專注和靈性成長。

古代的瑜伽士認為,一個穩定、舒適的坐姿能幫助長時間保持不動,使心靈更容易進入專注和沉思的狀態。

所以瑜伽練習會著重三個細節,以提供靜坐練習時,更有效益的達成某些練習進程:

一、髖關節活動度拉大。

早期靜坐非常講究雙盤能力。所謂雙盤就是大腿外琁後,兩小腿交錯,腳踝交互貼壓大腿上。

如果髖關節角度不開,就會代償膝關節扭折錯位。所以多位大師,晚年不是腿力退化,而是膝關節略有損傷,無法發力正常行走。

二、脊柱穩定中脈延伸。中脈就是昆達靈尼拙火上身的氣脈流動,也就人體吸氣時,身體內呼吸肌群自然反應的上伸感,若是脊柱不夠穩定,氣脈引導流動上就會卡當。

三、延長覺受專注呼吸。生理物理學說覺知|覺察。佛教談內觀|止觀。道教講回光|金華,都是靜坐甚深成就,見如實見心靈曼陀羅,若人體駑鈍,不知覺受正念。很多練習就流於形式!

若能延長與專注呼吸上。便能在無所事事的退休日子,重新掌握身心老化再進化的心氣機。

在《瑜伽經》中,帕坦伽利僅提及體式應「穩定且舒適」,表明體式的核心意圖是為了支持冥想而非強調身體的複雜運動

現代各種練習雨後春筍,但不脫靜坐形式。

早期的瑜伽體式多為簡單的坐姿或跪姿,如蓮花坐(Padmasana)和英雄坐(Virasana),目的都是減少身體的分心,促進脊柱的穩定和呼吸的流暢,從而提升冥想質量

隨著時間的發展,瑜伽體式逐漸演變成為一種完整的身心鍛鍊方式,特別是在哈達瑜伽(Hatha Yoga)中開始加入更多的動態體式,以進一步淨化身體、增強體力、促進氣息流動,為更深層的靈性修行做準備。

若是有盤坐造成相關不適或疼痛,或是需要放鬆髖關節,達成靜坐練習需求。

請直接預約或訊問「遇動基礎瑜伽」,協助你避免代償疼痛,放鬆適當髖關節柔軟度,完整各種修法準備。

願我們練習帶來美好🫶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