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發現自己」,就是讓自己真實面對自己

  • meetsport2019
  • 6月1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首先,我想分享一個小小但很關鍵的觀念:


「發現自己」,就是讓自己真實面對自己。


我的個人貼文多半是這個方向,而這也正是我療癒自己的方式。從神經認知來說,當你能說出來、意識到自己的模式,大腦的反應就會變得更有結構、更有效率。



所以——


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反覆在想某些事,那些事,其實就是你要療癒的起點。


不需要神秘法門,也不用求靈驗奇蹟,只要你能看見並承認,那就是 「心想事成」 的起手式。



最近我看了一張X光圖,是70多歲媽媽提供的。她的脊椎從童年開始就彎曲,持續了七十多年,直到去年才換上人工髖關節。


她的身體很辛苦,但她的心意很堅定——她準時上課,動作具體,練習態度清楚,疼痛感也漸漸僅止於痠與無力。這就是一種很實際的轉變。



可能你會想:「我也有鋼釘,我的手術也不少,痛起來比她更厲害吧?」


但我也想到另一位七十歲的學員,一位曾經登山的爸爸,攝護腺癌轉移到髖關節,雖然換了人工關節,癌症的痛讓他無時無刻地疲憊。原本走在山徑上的腳,如今只是勉強跟上太太的買菜步伐。


但他兒子帶他來練一對一,我們一週內就排好時間。他沒有多說苦,只有堅定地出現,這份毅力讓我至今仍深深感動。



這就是關鍵:


想要改變,不是靠想,也不是靠考慮,是靠行動。


好老師不一定非要是我,但什麼都沒做,那改變永遠不會發生。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老師會特別關注某某人,而不是你?


因為她能完整表達自己需要幫助的地方。


求助不是脆弱,而是一種成熟、柔軟的力量。


即便別人無力、無視,她仍能自在活出她的樣子,這是很強大的心靈能力。



但人無完人,我也觀察到,有些學員從我們第一次見面開始,總是誠懇地說明她的困擾,從疫情前、到現在開刀後,一樣的語調、一樣的心急。她很努力,但某個層次的她其實是放棄了自己。


她想要療癒自己,卻又不讓自己走出去,這是我很心疼的地方。



我會加入一些小團體,其實也是希望幾位朋友能互相成為同行者。


她們都知道怎麼好好「求助」,也知道 求助後,就要實際行動、具象顯化。



舉我前面說的兩位學員為例,他們不只是感覺自己要改變,而是真的用身體在練習,用態度在說話。



— — — —


他們用身體顯化出成長,用練習取代抽象的希望。



很多人總是只看到自己的痛苦,看不到別人的辛苦。



也許你覺得你特別痛,但其實這世界變動的速度,是我們永遠無法掌控的。


所以,與其等世界改變,不如主動改變自己,好好調養身心。



我們常說成長需要獨自升級,但也別忘了,病痛與失衡,其實也是一種高端的升級策略。


不是你特別痛,而是你還沒開始往裡面看,去學習那背後藏著的訊息。



在我們這個團體,除了鼓勵彼此,更要練習誠實地面對自己。


真正的療癒,不是證明自己最慘,而是願意開始往光的方向走。


當你願意卸下經典悲劇角色,才有空間接收朋友們帶來的溫柔與能量。



~~~~~



最後,留下一句話,送給我們彼此——



成長從來不是不痛,而是痛得值得


療癒不是奇蹟,而是願意為自己動一次身、說一聲需要的開始。


你不是唯一痛的人,但可以成為率先翻身的那一位。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節奏中,找到那個願意開始的自己。


願我們學會療癒,不是為了變完美,而是為了走得更穩。



願我們練習帶來美好——Yu老師 敬上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